吴 进
〔内容摘要〕
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我市煤化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不仅对其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只有认清当前形势,找准自身优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型煤化工产业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主题词〕
煤化工 战略 研究
〔作者介绍〕 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总经济师
上世纪90年代初,六盘水市首次把煤化工作为延长煤炭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20年来,我参加了多次煤化工发展规划工作,还参与组织协调老鹰山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和保田——青山煤层气资源风险勘探项目,从一名规划者到一名践行者,见证了六盘水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在工业强市的大背景下,我市即将建设的10个工业园区中,把煤化工作为规划建设主要内容的有6个。怎样适应时代要求,探询一条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煤化工路子呢?下面,笔者提出一些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观点一:树立走新型煤化工发展道路的思想
我市煤化工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第五大支柱产业,但从产业结构上看,仅仅只有焦化行业;从加工深度看,仅仅停留在焦碳的生产和焦油、焦炉气的粗加工上;从企业规模上看,仅仅有7家企业跨进规模门槛;以新的准入标准看,焦化企业都不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政策。整个行业产业水平仍然较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沿袭传统的煤化工发展方式早已不适宜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煤化工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焦化就是煤化工的思路上。煤化工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能生产石油替代原料,与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紧密结合的新型煤化工路子。新型煤化工是以生产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等清洁能源和煤制烯烃、乙二醇等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能源与化工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发展新型煤化工将成为未来煤化工发展的主题。通过发展新型煤化工既可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力度,又可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还可延长产品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观点二:依据优势,准确定位
确定了煤化工的发展方向,怎么样发展呢?还得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找准优势,迅速发展。总的来看,发展我市煤化工产业要把握三个优势和两个机会。
第一个优势,炼焦煤资源非常丰富。我国焦煤、肥煤、瘦煤等主要炼焦配煤稀缺,已查明三种煤炭储量仅占总探明储量的14%,而优质炼焦用煤则更少。六盘水市炼焦用煤(包括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累计探明储量共计104亿吨、占全市炼焦用煤的58%,占贵州省的82%,占全国的17.9%,炼焦煤储量比煤炭资源量排全国第三的陕西省还多,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炼焦煤基地。丰富的炼焦煤资源优势决定了我市未来煤化工发展必定以焦化工业为主。
第二个优势,煤层气资源极具发展潜力。六盘水市赋存着大量的煤层气资源,是我国煤层气资源量较大且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六盘水市埋深 2000
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14236亿立方米,占全省的45%、约占全国的4.5%左右。滇东黔西盆地在全国15个煤层气可采资源总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群)中仅次于二连、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之后名列第五。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为未来发展碳一化工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第三个优势,水煤配合较好。煤化工对煤和水资源的需求量都非常大,一般生产1吨甲醇需要煤2.5吨、新鲜水15-17吨。除云贵以外,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现逆向分布态势,煤炭资源67%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和宁夏四省,但这几个地区水资源只占全国的3.85%,大规模发展煤化工必将受到水资源的制约,别人受制约就是我们的优势,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我市发展新型煤化工。
机会之一,六盘水远离石化产品主要供给地,新型煤化工大有空间。我国石化产品供给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些地区距六盘水市场运距约为1800公里,每吨石化产品运入需要增加运费300-500元,与华东、华南地区的生产企业相比,在我市发展石油替代化工产品有运输价格上的显著优势。
机会之二,云贵煤化工基础产业相对薄弱,我市将大有作为。我国煤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贵州省起步相对较晚,云南也只有曲靖煤化工基地。六盘水要利用焦炭企业较多的优势,实现企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努力延长产业链,拓展下游深加工领域,同时,抓紧布局大型新型煤化工企业,形成西南煤化工产业高地。
观点三:研究采纳正确的政策取向
煤炭属低效、高污染能源,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显然不是一种清洁能源,且有效利用率较低,与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是否具有经济竞争力和污染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是先决条件。为此,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必然要体现洁净、高效、环保、节能、经济等特点。
1、利用多样化。根据不同煤种、煤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煤转化技术,生产不同的目标产品,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进行不同工艺的优化集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要充分发挥各煤种、煤质特点,以煤炭的化工利用为第一目标,煤炭采掘出来后能洗则洗,精煤用于化工(如:炼焦煤用作煤焦化、高硫煤用于液化或气化、灰熔点低的煤用于汽化),中煤、动力煤再用于发电,并开展泥煤、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实现不同煤种、不同品质煤炭的物尽其用,从而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2、产业关联化。其实就是园区层面的中观循环,实现煤炭资源的梯级开发和产业延伸。如以煤焦化为核心发展焦炉煤气利用和煤焦油加工的多联产系统,以煤气化为核心开展热电、合成气、甲醇及其延伸产品的大型产业基地。通过多种产品、多个行业的优化集成,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装置建设投资、降低生产运行费用和实现环境保护的多重目的。又比如,苯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前景较好,由于苯下游产品的主要原料除苯之外,需要乙烯、丙烯等原料,市场采购乙烯和丙烯,储运成本高,供应不稳定。因此,苯的加工可以与MTP项目结合,解决乙烯、丙烯原料来源,从而既实现产业关联,又带动了下游产业,延长了产业链。可以说,实现产业关联配套,追求整个系统总体效益是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3、规模大型化。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比,需要有合理的规模才有利于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煤化工上一级产品往往是下一级的原料,相互关联,上游做不大,下游就无法开展。因此,未来煤化工的发展必须树立大型化的观念。新型煤化工发展将以建设大型联产企业为主,项目单套装置要达到以下规模:焦化甲醇10万吨、汽化甲醇60万吨、焦油加工30万吨、焦炉50万吨、煤制油20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煤制烯烃60万吨。在大型联产企业建设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基地群,每个产业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联产企业和单元生产企业,相近的几个基地组成基地群,这些基地群将成为煤化工基地的支柱。
4、技术先进化。2008年以来,神华集团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和内蒙伊泰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完成开车试运行,通辽金煤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和神华集团18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相继投产。现代煤化工技术为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条件,先进实用技术可以缩短工艺流程、节约投资、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只有充分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装备,才能做大、做强新型煤化工,实现清洁生产和提供清洁产品。我市要充分利用焦炉大型化、干熄焦工艺、大型新型汽化工艺、FMTP技术等成熟技术,关注二甲醚生产一步法技术、MTO(MTP)等新型煤化工的技术开发,使我市煤化工产业能在高技术起点上起步。同时,还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型煤化工发展腾出容量空间。
5、能源——经济——环境一体化。新型煤化工注重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如煤气化、燃烧等产生废渣的综合利用,煤焦化副产焦炉煤气及煤焦油的利用、合成尾气的利用、煤气脱硫净化所得产品的利用、废水的回用等。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及联产系统,有利于生产装置规模化和污染物的集中治理,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实现区域工业生态化,最终实现产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观点四:加快以水利、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新型煤化工具有大物流的特性,有大量煤和产品的运入、运出,目前交通状况仍不能满足发展大型煤化工产业的要求。因此,交通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良好的交通,也是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由于六盘水市水利开发程度较低,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加快水利建设将是保障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
经验表明,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新型煤化工作为六盘水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背景下,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不仅对其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也有重要意义。相信我们只要认清当前形势,找准自身优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市新型煤化工产业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