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
〔内容摘要〕
职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我市职业教育面临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紧缺、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思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对策研究
一、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和建设循环经济城市及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策;是消除贫困、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惠及全市307万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重大民心工程。
2、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作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加速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大力发展为主线,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相当、结构合理、上下衔接、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十二五”期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市政府负责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各县(区、特区)根据初、高中生源情况,认真做好本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扩建或新建一批职业技术学校。
——重点抓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根据生源预测,全市2011年-2015年招生从1.6万人达到2.5万人。2015年以后中职在校学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在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逐步控制和规范普通高中的发展,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职的均衡发展。
3、十二五建设目标
——六盘水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力争申报六盘水技师学院。尽快完成新征土地138亩和一期工程教学楼、实训楼、校门等建设。完成二期工程后在校学生达5000人。
——六盘水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力争2013年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达3600人以上。
——重点抓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六枝特区职教中心2013年前基本完成改扩建工程建设。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盘县职教中心2013年前完成改扩建工程建设,在校生规模达5000人以上;水城县职教中心2013年完成新建规划项目建设,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钟山区职教中心2014年前完成新建学校规划建设,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
——抓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国家核定中职学校编制规定,按照学校在校生人数核定教师编制,实行教师经费总额包干,由学校根据专业设置要求灵活聘用专业课教师,到2015年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
——抓质量目标建设。到2015年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达4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力争2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力争3-4所,建骨干专业15个;建9个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抓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落实。劳动部门要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技术工作(职业)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抓校企联合。搭建校企联合平台,企业必须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将企业和学校联合的情况列入对企业的考核和评估。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行政管理关系。在保持现有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宏观规划、专业建设、招生计划、业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落实职业学校法人主体地位和办学自主权;推进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强化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推进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学校内部机制改革。各级人事部门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人员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拥有用人自主权,学校在有编制和进人计划的情况下可委托教育、人事部门或自主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经公开招考录用但未取得教师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应在三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三年内未取得教师资格的由学校转为临时聘任教师或予以解聘;允许学校自主聘不多于编制30%的临时代课教师,财政按编制给予经费;继续推进和完善以校长任期目标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激活内部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深化招生机制改革。实行中考录取和凭证入学并举、常年招生的招生机制。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努力扩大招生范围,在招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同时,大力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回乡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三、全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其中民办8所,电大1所,职教中心4所,市直1所,3所技工学校:水钢技校、省机械职校、水矿技校)。职业学校(含高职院)在校生24899人,其中高职在校生2222人,中职在校生22677人。现有教职工1215人,其中专职教师999人,兼职教师422人。职业学校占地1499.8亩,建筑面积295368平方米,其中:教室93939平方米,实验室39060平方米,办公室12771平方米,图书阅览室6250平方米,学生宿舍62954平方米,食堂19825平方米,其它35554平方米。
全市现有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3所(六枝特区职业技术学校、水钢职工中专、水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所(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其中,盘县职业技术学校从2010年10月份开始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
四、全市2011年-2012年中职生源预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贵州省突破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市人民政府市长何刚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市职业教育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发展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力争到2011年,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11年、2012年计划普通高中招生2.3万-2.5万人。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达2.8-3万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任务就非常艰巨,现在学校最大容量在2万人左右,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五、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资源严重紧缺。主要缺校舍、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招生后已爆满,2005年-2009年分别在乡镇中学设立了教学点,最多达128个,有11237人在教学点接受职业教育。根据预测2011年-2012年,初中毕业生分别达53000人。现由于教学点办学质量差,设施、设备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全市教学点数量在不断减少,而现有的中职学校只能容纳近2万人的在校生。若要将所有上不了高中的学生都就读职校,按中职在校生6万预测(现最大容量近2万,三年级顶岗实习)需要教室556间,需新建3000人规模的职业学校10所。还要引导2万名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工作任务,预计新建8所职校(每所1.2亿)需资金9.6亿人民币。
2、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紧缺
各职业技术学校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原有的一些设施、设备已陈旧老化,不能适应新行业、新岗位和相关专业的要求,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非常缺。按每生2000元计算,需投入设备、实习、实训资金1.2亿元。
3、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按6万中职在校生测算(1:20师生比),共需3000人,现有教师1136人,缺教师1864人。
六、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1、实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市政府行文将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纳入对县级人民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督促完成招生任务。县、区教育局和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重点抓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业和资助等工作。
2、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规定,各级政府切实将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
3、2011年-2012年初中毕业生未升入高中的达6万人,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学的预计1万人。其中引导3万人就读职业学校,2万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剩余的2万人将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大在校生容量。
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准备建设一栋投资1800万元的综合教学楼(今年已经得到项目资金500万元),各种配套设施完成后在校生规模达3600人,可多容纳在校生2000人;六枝特区职校投资2400万元一期工程综合教学楼和部份附属设施已完成,省投资3300万元建设二期的学生宿舍楼等已完成设计,完工后可增加学生容量1500人;盘县职校2010年已被国家批准为第一批示范性学校,现已到位各种资金5000多万元,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可增加在校生容量1500人;水城县职业技术学校投资1100万元建实训楼、学生宿舍已基本完工,省厅投资3300万元二期工程正在实施,完工后可增加在校生1500人;钟山区职校省厅已拨付3300万元进行学校扩建,建成后将增加在校生容量1500人;六盘水理工学校一期工程正在筹建中、西南计算机学校已投资4000万元建校,现已完成教室和一号宿舍楼,预计完成后可增加2000人容量。以上学校完工后,可增加在校生容量1万人。
②根据省厅要求,每年六盘水要向外省输出4000多人,2011年-2012年共输出近万人。
③省属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在我市招生1000多人。
④盘县现正在启动第二职校,规模为5000人。
4、解决中职学校教师缺额的主要措施。
现全市共有职教教师1136人,到2012年全市中职生按4万人算,预测共需教师2000人,缺教师864人,专业课教师按规定实行20%聘用,共需聘用专业课教师400人,其余缺额464名教师逐年招考,各级政府划拔专项经费用于聘用专业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