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
〔内容摘要〕 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土地,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创造综合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六盘水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种类、年产量、历史堆存量,预测了未来的产量。文章提出的综合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的基本原则、利用方向、规划布局、政策措施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等措施和办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工业废气物 综合利用 建议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经过“三线建设”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六盘水市已形成贵州西部重要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201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为2800万吨,约占全省的1/3,累计堆存量1.5亿吨,约占全省的一半;综合利用率27%,低于全省37%和全国65%水平。“十二五”末,六盘水市将形成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六大支柱产业,基本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届时,全市煤炭产能达1.5亿吨、电力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钢产量1000万吨、水泥产量1000万吨。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煤炭、电力等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将逐年增加。据预测,到2015年,每年将产生煤矸石2700万吨、粉煤灰1724万吨、脱硫石膏242万吨、冶金渣等废弃物271万吨,加上历史堆存的各种固体弃废物,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因此,大力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已刻不容缓。
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土地,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原料替代、工艺改造、产品设计、加强管理等探索,已初步形成煤矸石制砖、煤泥干化利用、煤矸石掺烧发电、粉煤灰制新型墙体材料等循环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很好成效。为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战略机遇,现就落实《六盘水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专项规划,大力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引导。认真落实《六盘水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从生产源头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并延伸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使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合理利用。二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三是坚持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引进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坚持就地利用、集中处理。从布局合理化、建设规模化、处理集中化入手,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五是坚持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提高经济、环境效益,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六是坚持废弃物资源化。要视固体废弃物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最大限度地转化,实现循环利用。
(二)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减少排放。到2015年,逐步建成基本覆盖全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处置率达到100%。到2020年,全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基本实现产业化;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能力持续发展,基本控制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处置率达到100%。
二、综合利用范围和方向
本意见所指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和冶金渣,但对尾矿、煤泥、化工渣等固体废弃物开展综合利用的也可适用。
1、煤矸石利用方向。一是对热值较高的煤矸石首选矸石发电;二是对热值不高的煤矸石推广煤矸石烧结普通砖、空心砖、多孔砖、砌砖等墙体材料;三是利用煤矸石为原料,可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配制水泥生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四是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煤塌陷区和露天矿坑复垦造地造田,复垦种植;五是开展煤矸石回填,将采煤过程中的矸石全部回填。
2、粉煤灰利用方向。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首先是开展化工利用,提取铁、铝等金属元素;其次是建材利用,生产水泥原料及生产砖、砌块、混合材、微珠、沉珠、陶粒等新型建材;三是建筑利用,开展粉煤灰分选,生产商品混凝土及商品砂浆,用于筑坝、修路等工程建筑;四是开展改土复垦、矿区回填等土地整治。
3、脱硫石膏利用方向。脱硫石膏主要利用方向一是生产水泥;二是生产粉煤灰砖、石膏砌块、粉煤灰砌块、建筑石膏等新型墙体材料;三是利用脱硫石膏制取硫酸等化工产品。
4、冶金渣利用方向。通过对钢渣、含铁尘泥中富含铁元素的分选,实现钢渣100%的分选回用,提炼后的炉渣和高炉水渣等磨细成微粉可作水泥掺合料,也可用于生产免烧砖建筑材料等。
三、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一)煤矸石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根据六盘水市煤炭采掘和洗选发展规划,全市煤炭产量2015年达到1.3亿吨、2020年达到1.5亿吨,按照煤炭采掘矸石产率10%、洗选矸石产率18%测算,矸石产量分别达到2700万吨和3400万吨。其综合利用规划布局是:
1、煤矸石发电。2020年,规划煤矸石发电装机570万千瓦,可消耗1250万吨煤矸石。主要项目布局有老屋基矸石电厂、火铺矸石电厂、盘北矸石电厂、盘南矸石电厂、六枝新窑煤矸石电厂、六枝黑塘煤矸石电厂、格目底矸石电厂、汪家寨煤矸石电厂、二塘矸石电厂。
2、煤矸石制砖。2020年,规划建设15个煤矸石制砖厂,设计能力10亿块,消耗矸石240万吨。主要布局在大河、发耳、响水、柏果、中寨、岩脚等主要产煤乡镇。
3、生产水泥熟料和水泥混合材。2020年,全市水泥生产设计能力1570万吨,可消耗煤矸石589万吨。水泥企业主要布局是贵州水城瑞安水泥有限公司、贵州畅达瑞安水泥有限公司、贵州黔桂三合水泥有限公司、首钢水钢水泥公司、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鑫晟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二)粉煤灰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2015年,全市火电电力装机容量达975万千瓦, 2020年达1445万千瓦。届时,我市粉煤灰产生量将分别达1724万吨和2853万吨。其综合利用规划布局是:
1、分选空心玻璃微珠、漂珠。2020年,规划能力11万吨,综合利用粉煤灰22万吨。微珠、漂珠生产厂布局在大型电厂和矸石电厂所在地乡镇。
2、提取铁元素。2020年,规划建设7个铁厂,规模43.2万吨,消纳粉煤灰60万吨。选铁厂布局在大型电厂和矸石电厂所在地乡镇,可供水钢综合利用。
3、建材利用。2020年,规划建设10亿块粉煤灰砖、650万立方米粉煤灰砌块、100万立方米陶粒,全市水泥厂综合利用粉煤灰500万吨,其它建材企业利用粉煤灰585万吨。这些企业主要布局在大型电厂、矸石电厂和水泥厂所在地乡镇。
4、建筑利用。2020年,分选能力达到330万吨,综合利用粉煤灰680万吨。
(三)脱硫石膏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我市脱硫石膏产生量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242万吨和420万吨。其主要利用布局是:
1、水泥缓凝剂。脱硫石膏可以做为天然石膏的替代品,水泥配料过程中脱硫石膏掺量可以稳定在5%左右。到2020年,规划水泥生产能力可达1570万吨,消耗石膏78万吨。
2、生产建筑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石膏砌块、粉刷石膏、自流平石膏等新型建材。2020年,规划建设自流平石膏厂3座,年产自流平石膏30万吨,年消耗石膏30万吨;石膏砌块厂5座,年产石膏砌块140万平方米。主要布局在柏果、发耳、响水、岩脚、汪家寨等电厂所在地及附近乡镇。
3、生产硫酸。2020年,规划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硫酸厂3座,年产硫酸30万吨,年消耗石膏112万吨。硫酸厂布局在发耳、响水、岩脚等大型电厂所在乡镇。
(四)冶金废渣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1、生产再利用的产品。钢渣热闷项目,新建设一座年处理能力60万吨钢渣余热热闷自解生产线,同时建设一条自动化程度高、年处理能力60万吨配套磁选生产线。
2、生产再生产品。建设70万吨/年新型环保水泥(微粉)生产线项目,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新型环保水泥微粉。
3、开发其他新型预制建筑、装饰材料。扩大产能至年产1亿块标砖或年产5000万块免烧砖生产线。
四、主要措施和扶持政策
(一)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要结合工业固体废弃物自身特点,按照规划中利用方向和规划布局,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市场趋势等信息的收集和研究,通过市场调研、产业分析和科学论证等措施,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将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改善明显的一批项目纳入到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库中,大力向外推介,积极引进合作伙伴。市县财政要从前期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项目前期经费,用 于制定工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发展计划及项目建议书。
(二)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抓好资源综合利用的认定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我市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均属综合利用类资源,可享受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应作好宣传和申报认定工作。
探索审批程序上简化流程,将认定程序改为:由企业申报,市级经信委汇同有关部门初审,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审定后即可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证书》,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财政和税务部门。
(三)研究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
1、制定产业发展目录。发展改革部门要抓紧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业产业目录》,把工业项目划分为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区别对待。
2、严禁粘土砖生产。从2012年起,全市一律不得新建、扩建、改建粘土砖生产线;现有粘土砖厂生产用地的变更,不予办理新的采矿许可证、用地许可证和临时用地许可证;对现有粘土砖厂实行登记备案制,未经备案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审不予通过,不发放工商营业执照。
3、限制采矿权数量,控制开山采石总量。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矿产资源开采量与需求量相平衡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限制建筑石料用灰岩及砖瓦用页岩等矿种的采矿权数量,控制开采总量,在各级矿产资源规划划定的禁采区、限采区一律不得办理采矿权登记;提高矿山开采准入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石料用灰岩及砖瓦用页岩等矿产的最低设计生产规模,确保采矿权布局合理,开发有序。
4、进一步采取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政策措施。要一手抓扶强,一手抓汰劣,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实力、竞争优势、管理水平、市场意识的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市内省属煤矿、钢厂和电力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与倾斜,培养成新型墙材产业主力军,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新型墙材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体系,通过有效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开发新型墙材,培育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尽快形成生产力。
(四)加大政策扶持
认真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1996]36号)等有关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大力引导资源综合利用,拓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步伐,鼓励、引导和督促有关企业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1、财政方面。进一步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投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新型墙材产业,特别是大中企业、集团投资导向。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从财政新墙体技改资金和排污费专项治理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贴息资金予以支持,并确保逐年增长。把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纳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对于使用先进设备的企业以及为研究开发购置的设备或建筑物,实施加速折旧,加快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2、电力方面。在发电方面,对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应优先上网,取消综合利用发电企业发电小时数的限制。对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发电实行鼓励自发自用、上网电量优先购买的政策,并执行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在用电方面,要优先保证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的用电。
3、用地方面。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用地实行优惠地价和优先供地政策,适当放宽企业全部付清土地出让金的期限;对综合利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用地,要优先安排,经市级政府批准,可适当返还土地出让金及有关配套费用;对已经生产的企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增工业固体废弃物堆放用地。
4、税费方面。一是对生产原料中掺兑固体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砖(不含普通烧结砖)、砌块、陶粒、墙板、管材、混泥土、砂浆等特定建材产品,以及废旧沥青混泥土用量占原料比重不低于30%生产的再生沥青混泥土,予以增值税全部减免或全额即征即退。二是对以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为燃料综合利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60%,享受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三是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产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5、融资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制订鼓励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各类金融机构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向废弃物处理企业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等。对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在项目资本金构成比例上可以适当放宽。
(五)加强监管
一方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抓紧出台“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管理办法”,建立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排放、利用统计制度,切实加强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各个环节的监控。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要实行“增罚减奖”的制度,对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组织生产的企业,取缔非法生产方式,使企业废弃物排放近期实现零增长,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消耗完历史堆放量,给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先进典型留出空间。
课题指导:吴 进
课题成员:李 玲 朱金成
执 笔:李 玲
编辑:陈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