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敏 王祥波
〔内容摘要〕 本文介绍2008年以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了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项目 思考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发展改革委
自2008年国家实行扩内需一揽子政策以来,我市牢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为抓手,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和资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2008年以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实施情况
(一)前四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实施情况
2008年底至2009年底下达的前四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中,我市共争取到项目284个,项目总投资达40.92亿元,共获得中央资金9.51亿元。目前,项目建设情况总体较好,达到了“3个100%”:实现100%开工,地方配套资金100%落实到位,对中央和省各次检查中指出的问题也做到了100%整改落实到位。截至2011年8月31日已累计完成投资31.13亿元,有265个项目完工,有187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其中:
第一批扩大内需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共安排我市资金4.35亿元,分解下达项目135个,其中新建项目123个、续建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18.12亿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累计完成投资19.23亿元,已有131个项目完工,有93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未完工项目4个:白河沟水库项目及3个矿区的沉陷区治理工程由于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现正进入收尾阶段。
第二批扩大内需新增13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我市资金3.51亿元,分解下达项目84个,其中新建项目83个、续建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3.8亿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累计完成投资 9亿元,已有73个项目完工,有48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11个未完工项目:6个县区廉租房项目因投资较大现正在收尾阶段;水城县老鹰山至岩脚公路立火经比德至化乐段已完成80%的工作量,正在收尾;水城县杨梅(火车站)至果布嘎公路一期完工,二期因变更设计,提高建设标准正在等省公路局批复后实施;续建项目白河沟水库处于收尾阶段;水城县沼气池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茶生产线技改项目生产线前半段已投产,后半段正在抓紧实施。
第三批扩大内需7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我市0.92亿元,分解下达项目36个,其中新建项目34个、续建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66亿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累计完成投资1.58亿元,有35个项目完工,有28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六盘水市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水城县、六枝特区完工,钟山区正在收尾,将在今年实施完毕。
第四批扩大内需8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我市0.73亿元,分解下达项目29个,其中新建项目24个、续建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2.56亿元,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已有26个项目完工,有18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3个未完工项目:水城县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除1个点在收尾外,其余23个点完工;六盘水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当前正在实施;六盘水市盘县大洞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收尾,预计年内完工。
(二)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实施情况
2010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我市项目328个,涉及项目总投资36.16亿元,下达年度投资计划14.6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05亿元、地方配套投资3.45亿元、银行贷款等其它投资2.06亿元。现累计完成投资22.68亿元,共有324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98.78%;完工217个,完工率66.16%;有4个项目未开工:六盘水钟山区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由于设计调整和地勘招标时2次流标造成时间延长,现该项目正初步设计已完成,近期将开工;贵州省六盘水市蔬菜水产公司3000吨高温保鲜库项目、3000吨低温保鲜库项目2个项目规划、环评等手续已完成,资金已到位,由于原选址点不能满足建设需要,现正在进行重新选址工作,将于近期开工;水城县蟠龙标准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由于原选址点在风景区内,按景区规划需要另行选点,这又牵涉到养殖场的搬迁问题,导致至今未能开工,现正在另行选点建设。
二、主要经验与采取的措施
第一,组织领导部署到位。我市成立了市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调度、督促、检查全市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实施。各县(特区、区)也相应成立了协调领导机构和检查领导机构,为扩大内需政策在我市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二,责任机制落实到位。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一是对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管理实行“双线责任制”。即县区实施的项目,由县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对市政府负总责,市直部门除直接抓好自身实施的项目外,还对县区实施但涉及本部门的项目进行督促和协调。同时,县区又将项目分解到乡镇和主管部门,明确主管部门领导和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二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实施意见》等8个文件及《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建立了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调度、提醒、问责机制。三是全面启动了作风、环境、项目“三个建设年”活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制定了有力的措施。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和严格执行推进固定资产和项目建设有关工作制度意见》等制度性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项目管理相关制度。
第三,部门服务协调到位。为了规范项目实施,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加强了项目及用地、环保、规划等手续的审批,确保项目合法开工。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特事特办的原则,实行限期办结制,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按照项目前期工作各阶段 “零衔接”的要求,积极为项目创造开工条件,力争尽快开工。
第四,资金项目管理到位。一是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加强资金监管。在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的同时,加强资金的安全性管理,做到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三是加强项目调度。不仅调度项目的资金到位、投资完成、项目进度等情况,而且调度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解决,并及时做好汇总上报。
第五,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一方面,对中央下达的投资,发改和财政等部门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的分解下达工作。另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贷款、引资等方式,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确保了前四批扩大内需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按要求100%落实到位。
第六,监督检查措施到位。组成检查组对全市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及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市县有关部门也组织了专项督查、稽查和审计,确保了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
第七,前期工作准备到位,为确保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市县两级安排的前期工作经费已连续三年超过8000万元,为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障。此外,我市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加强项目库建设。
第八,学习培训组织到位。先后举办了两期项目管理培训班,专题讲解了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招标投标管理、资金管理、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及预防腐败等专业知识,培训学员400多人次。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增长。自2008年11月以来,扩大内需项目下达给我市的中央资金近27亿元,这些项目直接带动的投资超过87亿元。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7%以上,GDP完成500.64亿元,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二是增强了发展后劲。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使一些我市多年来想建但又未建的重大项目得以启动建设,如正在建设的盘县白河沟水库、六枝旧院水库、城镇供水设施等,已开工建设的双桥水库、月照机场等,大大改善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状况,为我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民生工程为投入重点的中央资金直接惠及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扩大内需一揽子政策出台以来,我市共开工建设城镇廉租住房30560套、农村危房改造87734户、中央下放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33832多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399户以及正在启动的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23000户。这一大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集中建设,将使城乡低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安居乐业。同时,农村沼气池、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的集中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明显增强,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从2008年以来,全市共开工新建和改造各类校舍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设基层卫生服务设施项目234个,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建设基层文化站49个,全民健身工程53个,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是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2008年四季度以来实施的一系列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使全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48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128.9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8平方公里;建成了5个县城污水处理工程,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6.8万吨/日;新建两个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新增城镇垃圾处理能力400吨/日。县城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六是培养锻炼了一批项目组织管理人员,为今后项目的规范化组织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扩大内需项目实施以来,各级管理部门也做出了大量努力,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配套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扩大内需项目大多涉及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虽小,但管理规范标准高,项目业主管理水平与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项目推进工作不平衡,个别项目进展较慢;监理等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以赴实施好中央扩大内需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保证项目质量。三是做好资金保障,确保项目实施。四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五是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推动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六是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编辑:秦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