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调研组
〔内容摘要〕钟山区养老服务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 键 词〕养老服务 调研
为全面了解钟山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现状,钟山区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重点调查走访了黄土坡街道办事处、荷城街道办事处、德坞街道办事处、大湾镇、汪家寨镇等镇(办)的7个养老服务机构,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钟山区辖4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46个农村社区、60个城市社区、11个企业社区,常住总人口60.68万。全区60岁以上的老人5、61万人,占总人口9.25%, 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70岁以上老人1、79万人,80岁老人0、36万人,90岁以上老人147人,空巢老人15147人,城市三无老人120人,农村五保老人229人。以上数据说明钟山区社会养老问题形势严峻,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多年来的努力工作,全区现有农村敬老院4个,城市片区养老服务中心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58个,其中有场地、设施、设备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4个,挂牌服务41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3个,民办托老所1个,正在办理手续的老年公寓1个,按照《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规划》的要求,钟山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在市中心城区,通过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了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市三无老人可免费入住居家养老服务站或片区养老服务中心,且全部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在农村,加强家庭成员养老和土地养老保障的基础作用,巩固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五保老人全部实施五保供养(集中供养即入住敬老院和分散供养),且全部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一)农村敬老院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乡镇敬老院4所,分别是大湾、老鹰山、汪家寨、大河敬老院(兴建中),正在使用的3个敬老院总设计床位128张,敬老院设施齐备,电视机、冰箱、消毒柜、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厨房、饭厅、医务室、储藏室、图书室、办公室设置合理。全区现有五保对象210户229人,集中供养76户83人,分散供养134户146人。
(二)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基本情况
自2008年钟山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各级共投入资金539.6万元(其中:省市51万,区级488.6万元)先后在黄土坡街道松坪北路社区、人民西路社区、荷城街道花园路社区、凤凰街道松坪南路社区、广场社区、大河镇大桥社区、渡口社区等58个社区建成了社(片区)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113个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了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初步形成“老人生活舒心、子女放心”的社会氛围。
(三)片区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1、由政府无偿划拨建设的钟山区民办公助养老服务机构“荷城片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投入资金近20万元,设置床位50个,入住老人12个,能基本解决荷城片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2、区民政局投入资金50万元、利用白鹤社区办公楼建成的钟山区白鹤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住房14间共35个床位。目前入住老年人32名。
3、正在启动中的大河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占地5亩,投资166万,设立床位60个。老鹰山养老服务中心提级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即可完工。
(四)老年公寓基本情况
“凉都老年公寓”选址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凉都森林公园内,目前处于规划设计中。预计总投资6000万,设计床位500张,规划设计修建功能较为完善的公寓楼、康复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管理用房等服务设施。
(五)民办托老所基本情况
钟山区“幸福家庭爱老公寓”于2008年6月成立,位于人民中路赫章铅锌矿家属宿舍区内,租用3套单元房,面积360平方,设置床位27个,聘用服务人员8名。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3万元,购置了床、沙发、电视机等设施。现入住老人27个。
二、养老服务工作好的做法及经验
调研组重点调查走访的7个养老服务机构在养老服务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松坪北路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常年为辖区老人提供托养、保健、购物、配餐、家政、康复护理和精神慰籍等一般照料和陪护服务,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成为辖区老人的知心朋友。
(二)荷城片区的馨居苑养老服务站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从洗脸、梳头、喂水、喂饭,到洗澡、洗衣服、理发等,开展“一对一”全天候服务。
(三)花园路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服务、康复保健、生活护理、文化教育、社交活动、精神慰籍、应急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百万公众网络学习点、科普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文化中心、便民食堂、棋牌室、老年学校,并成立了老年学校党支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为老年人建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 彩的文艺活动,成立了老年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腰鼓队、健身队、太极队等文体健身队伍,丰富了社区老年文化生活。组织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聘请10名老同志为社区“民情联络监督员”,聘请9名老同志为社区“文明小区劝导队”队员。这些老年人有能力有阅历有资历,做群众工作时威信高效果好,最大的已经87岁。还邀请省、市、区科协同志到社区为老年人举行科普讲座,举办老年病防治、妇科病防治等知识讲座4期。还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四)汪家寨敬老院服务上做到“爱心、细心、耐心、诚心、贴心”等“五心”,“顺老人心、顺老人言、顺老人意、顺老人胃”等“四顺”,“说话轻、脚步轻、操作轻、关门轻”等“四轻”,“语言服务、微笑服务、贴心服务、勤快服务”等“四服务”。该院实行规范化管理,入院老人统一着装(镇政府统一为每一位老人购买了两套冬装、两套夏装),挂牌管理(为每一位老人办了院民证挂在胸前,一看就知道老人的姓名、年龄、身体状况等)。汪家寨敬老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让院民参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成立了财务小组、物资采购小组、称量小组、饮食卫生监督小组、评选小组等,实行民主管理。这些经验值得推广。每周三镇党、政领导都要到敬老院与老人们交心、谈心。每当老人过生日,过年过节,领导们都到现场为老人们送上礼物,共度佳节。由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得以开展有序。
(五)除了日常生活料理、文化娱乐、健康卫生等方面的服务外,汪家寨敬老院和大湾敬老院分别于2010年、2011年分批组织院民到四川宜宾温泉、蜀南竹海、云南丽江等地参观旅游、休息疗养,让老人享受到了晚年幸福快乐的生活。
三、存在问题:
(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小,配套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由于无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难以为继。
(二)单一的资金来源不能满足目前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需要,五保供养标准有待提高。钟山区现行“五保”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每年仅1440元,分散供养每年800元。每年区财政拿出58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五保供养。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大多是租房开展工作,面积小,设备不完善,无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钟山区60个社区中,有办公用房的36个,租用办公用房的24个,部分社区无场所开展养老服务工作。荷城片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于资金不够,只装修了1-3层,剩下4层区里又拨给拆迁户暂住。这些拆迁户作息时间无规律,深更半夜进进出出,大声喧哗,随便从楼上窗户往外倒水,楼下的老人不得安宁。
(四)水、电、煤气等有关部门在养老优惠政策方面执行不够到位。政府暂时对居家养老服务无相关的配套扶助政策,有些社区连房租、工作人员工资、水电煤气、办公经费等都要自筹。如“幸福家庭爱老公寓”服务站的水费还按商业性收费,服务成本高,工作开展很困难。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五)区老龄办工作人员编制少,基层老龄工作人员都由民政干部兼任,机改后乡镇社会事务办只有一名人员编制。由于民政工作繁杂,基层民政干部还要兼民族宗教、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制约了老龄事业的发展。
(六)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无专职人员,也无机构编制。钟山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除了1-2名乡镇正式职工外,其他人员都是公益性岗位人员,乡镇正式职工也是兼职的人员。
(七)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属公益性质,收费基本上是无偿或低偿,收不抵支,又无运营资金支持,普遍存在资金紧张,难以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举步维艰。
四、对策建议
(一)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养老服务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提高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社会知晓率。
(二)建议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每年将居家养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给予一定的运营资金补贴。
(四)大力支持和引导不同所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建适宜老年人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社会养老机构。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促进社会就业。
(五)加大对《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关于推进全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市府办发〔2002〕137号)文件的执行力度,要求规划时必须预留1%的面积作为社区办公用房,同时其中一部分作为养老服务场所。
(六)增加区老龄办工作人员编制。目前,我区老年人口5.61万,而老龄办人员编制仅有2名,其中领导1名,工勤人员1名。相对于其他兄弟县区,我区老龄工作人员编制太少。
(七)建议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分别开发2-3名公益性岗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分别开发不少于3名公益性岗位。
执笔:陈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