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2012年第4期 » 工作研究
关于六盘水市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阅读次数: 字体:【

——以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为例

刘丹妮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六盘水发展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的内涵及必要性,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构想,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产业投资基金 低碳 思考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

随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在推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发2号文件在关于加大贵州省资金支持力度方面提出“支持贵州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为我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带来了历史性、战略性机遇。

一、概述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内涵定义

产业投资基金又被称之为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以一定的形式吸收个人和机构的资金投资于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各类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另类投资,与传统投资相关度低,受利率等市场因素影响较小,有助于发展直接融资,减少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扩张压力,优化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从而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与贷款等传统的债权投资方式相比,一个重要差异为投资基金的“权益性”,着眼点在于投资对象的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长期股本支持和经营管理服务,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结构,促进股权购并重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优质的地方公司;而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以实现政府的产业政策为目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我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1、产业结构转型亟需有力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金融的支持密不可分,发展相关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了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我市对于三大产业的投资额逐年增加,如图1所示。其中,三大产业的投资比例侧重于第二产业的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额相对较少。2006年,第一产业的投资额为0.1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0.12%;第二产业的投资额为104.7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4.34%;第三产业的投资额为19.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5.54%。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促进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逐步深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额相对于2006年有了较大增加。2011年,第一产业的投资额为3.6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0.82%,较2006年上涨了23.2倍;第二产业的投资额为265.3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0.3%,较2006年上涨了1.53倍;第三产业的投资额为171.0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8.87%,较2006年上涨了7.86倍,如表1所示。

图1  2006—2011年六盘水市固定资产投资额

数据来源:2006—2011年《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虽然我市三大产业增加值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三大产业的各产业投资额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第二产业投资额仍占较大比例,产业投资结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六盘水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能否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对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决定着六盘水市未来发展的兴衰成败。

2、企业融资瓶颈亟需打破

首先,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政府资金审批手续繁杂、时间长。由于经济大环境的低迷,我市主要行业煤炭、电力及钢铁行情不容乐观,相应的税收减少,导致我市税收增长缓慢。随着我市加快发展、改变民生、保证运转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以及公益性项目还款高峰期的到来,使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据统计,我市今年需实际政府配套资金74.2亿元,扣除BT和已到位贷款资金,缺口资金约为41.7亿元。因此,完全依赖政府资金并不能立即有效地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其次,城乡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存在着产业集群急需信贷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难以投放的矛盾。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坏账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的问题,银行趋利避险的商业属性便将中小企业挡在门外,如再遇上银根紧缩的经济大环境,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将更小。我市的城乡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集中在市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面较低,部分乡镇存在“一镇一信用社”的情况,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再次,与产业投资基金相比,债券要按期还本付息、股票发行门槛较高,对于在证券市场上融资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不能有效的解决其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因此,对于我市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亟需开拓银行以外的融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闲散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的进入比较简便,并且作为“股权投资”,能够与企业生死与共,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我市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构想——以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为例

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六盘水市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对于低碳产业可专门成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将投资于低碳经济领域的新能源、环保、节能、智能电网、储能等行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以获取股权增值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例如,2010年4月诞生的国内首只以“低碳经济”为投资主题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浙商诺海低碳基金,这只基金在短短两个月的筹备期中就募集到超过2.2亿元来自浙江民间的资本;2011年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辽宁新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具体操作流程可参考图2所示。

图2   产业投资基金操作流程图

(一)设立

1、资金筹措方面

在资金募集方式上,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可采取私募发行的方式筹措资金,并且以地方政府为主要发起人,以满足低碳产业的节能减排发展需要。

在资金来源渠道上,建议以政府财政资金作为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资金”,用以部分改变原来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模式,支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导,发起成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并广泛吸收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等社会闲置资金。其中,可重点吸引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境外合格投资者等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

2、组织模式

在我市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初期,信托契约型组织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其典型做法为:以“信托计划”为载体设立,集合社会资金,运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对外投资,通过投资取得的资本收益按照信托协议返还给受益人。可参照近几年成立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湖南信托的“深圳达晨依托产品系列之创业投资一号集合资金依托产品”、中信信托“中信锦绣一号股权投资基金信托计划”等。

(二)运作

1、投资方向

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应与国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相一致,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的要求。可选择的投资方向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投资对象可参照诺海低碳基金的“五不投”: 刚进入研发阶段的不投、产业链末端或非核心设备的不投、产能过剩的领域不投、非主流技术不投以及不投“概念性、公益性、公用事业的产业”等。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新能源、环保、节能、智能电网、储能等低碳经济行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且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

2、管理模式

基金管理人可由发起人与专业的直投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对基金实施管理,并聘请具备金融、财务和相关产业从业背景的人才进行管理。在信托制模式下,投资者作为基金的委托人兼受益人参与投资,基金管理人则作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行使基金财产权,并承担相应的受托人责任。

为了将特定信托计划的资产与信托公司其他资产隔离,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一家商业银行承担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执行管理人的有关指令,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

为了防范基金管理公司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可制定相应的激励,将基金的报酬分为固定管理费和管理分红两部分。以及对基金管理公司和被投资企业的约束机制。

(三)退出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所投资的企业经过基金的抚育和辅导成熟、或者项目达到预定发展目标后,基金能够顺利地将所持股份或资产变现,实现资本和资本溢价。目前,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可选择的有四种:一是公开上市并公开出售所持股份,这也是产业投资家最理想的一种退出方式;二是股权出售;三是管理层收购(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一种收购行为;四是破产清算。

三、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市内中介机构体系建设

1、做大做强市内融资性信用担保机构。对于政府信用担保机构,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其提供信用担保;对于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设立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并通过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加入到信用担保机构中去;加强政府信用担保机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诚信制度。

2、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目前六盘水缺乏知名度高、实力强的中介机构,一些大型中介机构也未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因此,应积极提升本土投资银行的专业服务水平,支持本土投资银行的发展,使其能真正的提供中介增值服务;发展本土具有竞争力的会计、律师事务所,严格规定会计、律师事务所的信息披露标准,提高其规范化程度。

(二)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

由于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期限较长,难以实现短期收益最大化,中小投资者很难成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而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以闲散资金投入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有效保证其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应逐步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可在提高监控能力、风险防范水平的前提下,逐步解除各种政策壁垒,并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成立政府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提升社会资金对低碳产业投资的参与度,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契合。

(三)与国内经验丰富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自2006年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破冰以来,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实践在组织模式、管理方法、项目选择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应加强与券商等中介机构以及国内涉及到相关产业的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思路与运作模式的论证工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顺利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基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成功运作的必要条件,我市应利用国发2号文重点发展贵州的机遇,按照《六盘水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加强基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基金管理从业人员。尽快组建一支熟悉产业投资基金业务、国家产业和行业政策及监管政策的专业队伍和相关产业的专家团队。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基金管理人才,并充分利用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所需的基金管理人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7号
邮      编:553001
电话:0858-822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