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2012年第4期 » 他山之石
毕节市小微企业创业园的启示

阅读次数: 字体:【

李新益

〔内容摘要〕    毕节市政府利用闲置资产,盘活存量,整合优势资源,建设扶持小微企业孵化场所实施的好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在建设创业型城市中学习和借鉴。

〔关  键  词〕    微小企业  园区建设  启示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  主任

今年9月15日,笔者有幸与省政府产业园区调研组的同志们一同到毕节市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参观调研,感觉收获很大。毕节市政府在利用一些现有闲置场所,通过适当的改造,用于扶持一些自主创业群体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毕节市对改制后闲置的毕节毛纺厂和棉纺厂闲置厂区进行改建,分别于2010年底和2011年底启动了毕节市小微企业第一创业园和第二创业园建设,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两个创业园共改造和新建标准厂房5.7万余平方米,政府投入建设资金1700多万元,拉动企业投资2.3亿元。毕节市本着“高标准引企、高效率服务”的原则,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好的小微企业入园创业发展,第一创业园入驻小微企业27户,第二创业园引进小微企业30户,涉及食品加工、电子产品、机械制造、服装鞋帽、塑料制品、药品、家具、旅游工艺品、茶叶生产加工及文化创意设计等多个行业,带动就业4000多人,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6.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近5千万元。

在创业园区内,本土人才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铜仁市江口县运来的石头在能工巧匠的手里变成了享誉国内的高档工艺品;精心加工的意大利知名品牌高米高手提女包,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沿海城市,可谓供不应求;知名的康家脆哨通过真空包装走进了千家万户;彝姑娘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粽子已经销往全省各地;另外还有陶瓷加工、家具制造、汽车零配件加工、钢化玻璃加工、服装制作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产品犹如星星之火,进而形成燎原之势,正优化和改变着毕节市的产业结构,对毕节市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小试验、大方向、探新路、促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能够取得如此不斐的成绩,毕节市党委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抓大不放小,打造全面创业新格局。毕节市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除千方百计引进大型国企、央企、强企,全力以赴推进“3+9”(即3个基地、9个工业园区)建设以外,始终坚持抓大不放小,把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工业大发展、产业大调整的有益补充,全市规划了市级创业示范园5个,县区创业园50个,民营经济产业园100个,计划2012年发展小微企业3000户,以形成全民创业新格局。

二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毕节市工业能源委员会代表市政府对创业园实施全面监管,专门成立负责企业管理、服务、协调等日常工作的创业园管理委员会,选派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有工作激情的科级干部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选用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专职副主任,为创业园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这一服务管理机构除做好日常的工作以外,还负责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定期调度、市场分析和营销咨询;邀请贵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进入创业园考察,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与社会管理部门做好无缝对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是盘活存量,搭建平台。利用原国有企业改制后的闲置厂房和场地,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厂房进行新建和改造,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线、绿化、食堂、公厕等附属设施,为引进企业入驻创造了基础条件。企业入驻后,本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的原则,在降低入驻门坎、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流程等方面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创建了金融信贷服务中心,建立了工商、税务、质监、社保等综合服务平台,方便企业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为企业轻松入驻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四是整合优势资源,激活民企创造力。创业园建成后,政府在引企入园中充分考虑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配置厂房时将相同或相近的企业集中连片,培育企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市场信息,为入驻企业稳得住,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此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本土企业,在创业方式上不拘一格,凡是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项目和企业,都给予大力扶持,特别是在吸纳城市富余劳动力、复原退伍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毕节市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园的成功试验,正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广,这样的模式必将成为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的重要引擎,对六盘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模式还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大部分企业起点低,科技含量低,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二是管理者在科技研发、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措施也还在探索之中;三是各家入驻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较小,产业发展主题不突出,容易出现同质化低层次竞争等等。

对于六盘水市来说,建设创业型城市任重而道远,敢于和善于学习其他地区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毕节市在扶持小微企业的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借鉴毕节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在全市的各个园区提供为小微企业孵化发展的场所,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一些标准厂房,作为创业孵化园,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本土企业家到发达地区、到周边园区参观学习,为企业家在选定优质项目、优化管理模式等方面拓展思路,提高发展的能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7号
邮      编:553001
电话:0858-822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