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2013年第3期 » 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会展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阅读次数: 字体:【

联合课题组

〔内容摘要〕 本文就目前我市会展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气候地理条件等优势,积极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将六盘水打造成中国夏季会展之城等方面的建议。

〔关 键 词〕   经济;会展业;发展状况

1全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情况

我市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从2004年起步,以第一届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的举办为标志,随着每年1届共9届的文化节系列活动,不定期举办的旅游商品展、车展、珠宝展、房交会、美食节、卫浴节、奇石博览会、城市规划建设展、民间收藏品展览、书法?美术?水城农民画?摄影作品精品展、盆景艺术交流展示会、矿山机电产品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及近年来的川滇黔十州市合作发展峰会、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发展研讨会等跨省市大型会议在六盘水召开,促进了我市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已初具雏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5月,我市涉及会展行业协会5个,会展相关企业50个;涉及会展从业人员2000余人;展览场馆4个,展览面积6300平方米。2011年以来,市中心城区共举办大小展览活动40余次,参观人数500余万人次;会议625次,参会人数78860人次;全市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00余场。据市工商和地税部门数据,2012年,全市会展行业有贵州博大会展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世纪集团世纪上品饮食文化有限公司、六盘水精彩庆典服务有限公司、六盘水喜盈门礼仪庆典服务有限公司4户企业,经营收入1712.5万元,缴纳税收13.7万元;经营业务涉及会展业务的企业92户,包括文化传播公司、酒店管理公司、礼仪庆典公司、广告公司等,经营收入51312.5万元,缴纳税收410.5万元。

现有主要会议中心4个:市直有会议中心和市机关会场2个,使用面积1800㎡;水城县1个,总建筑面积6000㎡,含3个会议室2个展厅;钟山区1个,含1个礼堂4个会议室。星级宾馆12家,床位数2040张,钟山区5家,六枝4家,盘县3家。无真正意义上的会展中心。

目前,我市有房地产业协会、观赏石根艺协会、收藏协会、花鸟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开展本行业展会活动的协会组织,但无专门的会展业协会。

1.2主要特点

以政府推动为主。我市会展活动基本是政府部门推动的,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并对一些纯展览性质或销售性质不强的展会参展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在2012年召开的625次会议中,约有80%的会议是政府部门组织的会议。

以“凉都”为品牌。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经过9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集中展示城市形象、搭建对外交流桥梁、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一张耀眼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成为全市人民翘首盼望的节日盛世。每年文化节主题不同、侧重不同,但都有丰富的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文化展览及贸易招商活动,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3会展经济运行情况

效益可观。2010年文化节举办的奇石博览会、城市规划建设展、民间收藏品展览、书法、美术、水城农民画、摄影作品精品展、盆景艺术交流展示会、“绿色发展”大型车展等6个展会,共吸引上百万人次参观;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30个合同类项目,总投资216.17亿元;重庆组织500人的商贸队伍避暑旅游。2011年文化节的投资项目恳谈会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48.7亿元。2012年文化节与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一起举办,其系列活动成绩显著—凉都国际车展共28家车企参展,吸引80万人次参观,卖出汽车1000余辆,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观赏石博览会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观赏石藏家及石商230家参展,约20万人次参观,展场销售额200余万元;项目投资洽谈会上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46.2亿元;特色商品博览会有川滇黔3省10州市共45家企业参展,展品涉及特色食品、工艺装饰品、旅游商品、日用品等种类,约有5万人次参观。

拉动明显。文化节举办期间,与之相关的旅游、邮电通信、住宿餐饮等业务均有明显增长。从2012年的情况看,文化节活动主要集中在8、9月份,这两个月旅游业缴纳税收为4.94万元,分别比6、7月及10、11月缴纳的税收高149.49%和58.84%;邮电通信业9月份缴纳税收691.75万元,分别比6、7、10月缴纳的税收高47.17%、29.78%、53.20%;住宿餐饮业9月份缴纳税收765.66万元,分别比6、7、10月缴纳的税收高43.41%、34.53%、36.30%。纵向来看,文化节举办期间的旅游、邮电通信、住宿餐饮业是呈逐年增长趋势的。

前景乐观。市领导多次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会展经济,并要编制会展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预示着六盘水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在《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着力在政策、资金、人才和公共平台等方面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必要的保障支持体系,推动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演艺娱乐业、体育健身业、节庆会展业、网络服务业、工业美术业等领域加快发展”,“积极发展交通运输、邮政服务、科技服务、商贸会展、信息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并把六盘水市会展中心、凤凰山文化广场、夜郎文化创意园、中国凉都六盘水影视文化中心、牂牁江影视拍摄文化旅游基地等适宜举办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工程写入规划。

正在新建一批场馆和五星级酒店,会展业硬件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 六盘水市会展中心,建筑面积71072 m2,将建成一个集展览、会议、文化、商业为一体的城市新型综合体;六盘水市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22211m2 ;博物馆(含城市规划展览馆),总建筑面积34594㎡;凉都大剧院,总建筑面积36532㎡;文化馆,总建筑面积10000㎡;六盘水体育中心公园,总建筑面积117000㎡,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市民健身中心及游泳馆、市民体质监测中心、体育培训学校、网球中心;4个五星级酒店,市中心城区3个,六枝1个;20个具备条件的宾馆将升级为星级酒店。

2会展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机构不健全,缺乏管理

我市的会展业,多半为各行业协会或企业自发组织,政府无专门机构组织管理,导致政府服务缺位,在制定市场规则和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督等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会展业难以走向成熟。2009年,市工商局以市工商市〔2009〕12号文下发六盘水市商品展销会登记工作制度,规定“包括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展示会、订货会、以‘节’名义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等,均应进行展销会登记”,其他部门如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也有相应职权。由于我市会展政府推动的特点,一般由政府召集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办理;对于非政府组织的会展,举办者或是对办展程序不清楚,不知道手续往哪报、怎么报,或是认为办理批复难度大,存在多头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

另外,我市无会展业协会,经营范围涉及会展业务的公司虽有百余家,但包括文化传播公司、酒店管理公司等,行业比较杂乱,而行业界定为会展业的公司仅4家,业务量小,工作开展得不好,没有统一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造成行业自律缺乏,秩序混乱。

2.2硬件设施薄弱,接待能力较差

我市4个会议中心都是政府会议室,面积偏小,酒店会议室大的能容纳250人、小的仅容纳20人,接待能力不强;无会展中心,人民广场和白鹤公园是举办展会的主要场地,但展会侵占市民的休闲健身场地,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破坏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给治安和城市管理带来隐患;全市仅12家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不仅数量偏少,且没有功能最全面、接待能力最强的五星级酒店。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现代会展业发展的需要。

2.3高素质人才稀缺,后备不足

国际上将会展管理人才划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与支持性人才。核心人才包括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辅助性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等人才;支持性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员等。现阶段,会展行业三类人才都很缺乏。我市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都没有开设会展管理专业,开设的外语专业、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培养的人才与会展业需要的人才不匹配。会展业人力资源现有及后备力量均不足。

2.4展会规模小,层次不高

目前,我市部分展会缺乏明确定位,在档次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不足。我市经营会展业务的公司共103家,其中有4家是会展行业公司,其余公司只是经营范围中涉及会议、展览、展销业务;2012年,一家会展业务开展得较好的非会展行业公司经营收入约为1000万,会展业务收入约100万,仅占总收入的10%左右;我市会展大都带有公益性质,由政府补助资金举办,基本没有门票和场地租赁收入。

目前除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之外,没有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其余会展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影响不广。如水城县平均每年举办2-3次的小型农产品展会,仅在县域范围内宣传,都是本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展品种类不够丰富,经济效益不明显。

3对会展业发展的建议

3.1成立会展业领导小组

成立市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级会展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会展经济的领导力度,统筹安排会展业近期的工作目标和长远规划,并下设办公室在市政府办,由秘书长任主任。承担起全市会展工作的组织、计划、管理、监督等工作,使会展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行会展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商、公安、卫生、城管等单位联合审批、备案会展申报的工作制度。负责全市会展活动规划,加强指导协调与监管;研究制定大型展会综合保障实施方案,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抓紧出台《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确定市场准入原则,明确管理责任,规范经营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竞争环境。

3.2培育凉都会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凉都”品牌是中国气象学会组织专家通过论证得来的,具有权威性、特殊性、唯一性,消夏文化节是“中国凉都”品牌的一次成功营销,效果显著。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品牌效应,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培育凉都会展经济:打造中国夏季会展之城,加强与国内会展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引进和承办国内各类会展;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研讨会及“攀西—六盘水”合作关系建议建立长效会议机制,争取将我市作为长期会议举办地;争取国家对老王山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训练基地的支持,建成各项体育运动的国家队集训地,争取国内、省内体育赛事的举办权。

3.3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行业自律,扶持会展企业发展,将会展业推向市场。政府推动会展经济发展起步,之后建立会展行业协会,使政府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环境方面,而协会承担起协调全市会展经济发展的重担,推进会展市场的规范运作,改善优化办展环境,提高办展质量和效益,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解决无序竞争现象。大力发展会展企业,争取2-3年内有2-3家会展龙头企业,10-15家会展行业企业,扩大会展经济总量。

3.4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会展管理人才。

分层次引进、培养会展管理人才:引进经过展览专业系统学习和培训,熟悉会展业、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会展策划、数据库管理、会展项目管理核心人才;本地大专院校、职业学校针对会展业发展需要,开设会展管理专业,合理设置课程,培养辅助人才和支持性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院校教学与实践工作水平,提供学生展示学业技能和自主创新的试练平台。

课题指导:李新益

课题组员:刘 协 陈 楠 巴 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7号
邮      编:553001
电话:0858-822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