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芳
〔内容摘要〕 钟山区政协通过对全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指出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六盘水市 农业产业化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钟山区政协
钟山区政协根据年度调研视察课题安排,由区政协文史委、社发委部分成员和民盟钟山总支部分盟员组成专题调研组,于2014年9月9日—11日,对钟山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和走访的形式,对德坞污水处理厂、毕群汽车检测站、通源汽车厂、安凯达公司、大湾煤矿、明湖湿地(水城河上游治理)、首钢水钢集团公司水电厂、焦化厂等8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
1
钟山区环保和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1.1
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
按照钟山区人民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钟山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的目标,到2015年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比2010年削减27.56%,氨氮比2010年削减43.06%,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削减7.6%,氮氧化物削减15.33%。依据省、市环保部门对钟山区2013年减排量核定,废水中COD排放量为7268.21吨,比2012年实际上升了4.36%;氨氮排放量为749.36吨,比2012年实际上升2.18%。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7243.07吨,比2012年实际削减18.61%;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0349.42吨,比2012年实际上升13.71%。除二氧化硫实现削减外,其他三项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2014年上半年核定也未完成减排任务。
1.2
小康创建工作
在创建小康达标县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指数作为三项核心指标之一,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和县级环保部门能力建设达西部地区标准为申报认定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县的约束性前置条件。
在环境质量指数现状方面,一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2014年1-8月,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水质达标率为99﹪,预计2014年达到小康社会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值为95%);二是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2014年第一季度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7.8%,第二季度优良率达100%。预计2014年达到小康社会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值为85%);三是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全区农村人口13万人。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10.86万人,达标率达到83.5%;开工建设了2.64万人饮水安全项目,预计2014年达标率100%,达到小康社会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值为100%);四是城镇污水处理率。2013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为74.23%,未达到小康社会考核指标;今年因市政府计划将市污水处理厂异地搬迁建设,原计划今年实施的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不能实施,加之大湾污水处理厂、汪家寨污水处理厂部分管网受水灾冲毁,预计2014年难以达到小康社会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值为85%);五是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3年全区产生生活垃圾27.2万吨,无害化处理18.8万吨,2013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9.12%。2014年以来,全区(含14个社区服务中心和3镇1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74656吨,无害化处理量为150210吨,处理率为86%。预计2014年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小康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值为50%);六是森林覆盖率。钟山区2013年森林覆盖率为43.5%。2014年,利用冬季造林全面完成了用材林2933亩,经果林6700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经济林1645亩,封山育林10000亩。完成2013年森林植被恢复建设项目经济林4460亩,特种用途林229亩。预计2014年森林覆盖率为45%,达到小康社会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值为40%)。
1.3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创模指标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4大类26项,打分项168项,经初步测算,钟山区已有11项达到创模要求,15项指标未达标。为推动创模工作,钟山区2014至2015年实施的创模项目101个(2014年实施项目82个,2015年实施项目19个,项目牵头单位共10个)。2014年实施的82个项目中,目前已完工正收集资料的有42个,已动工正在实施的有29个,正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有11个。2015年实施的19个项目中,目前已完工正收集资料的有1个,已动工正在实施的有3个,正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有15个。
1.4
三岔河流域河长制工作
自2009年实施三岔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以来,钟山区多管齐下,一是投入三岔河流域治理资金5.63亿元,其中:政府投入4.96亿元,企业投入6697万元。建成德坞污水处理厂、岔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明湖湿地(水城河上游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垃圾池(房)545个,配置垃圾运输车32辆,绿化河道27.87公里,清理河道25.3公里,建成大湾镇、汪家寨镇污水处理厂,大河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二是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力度。钟山区煤矿和洗煤企业建设了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新建运输车辆冲洗系统,大湾煤矿、二塘选煤厂、汪家寨选煤厂等国有企业的跑、冒、滴、漏现象也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三岔河两岸的配煤场点全部进行整治,取缔散、小、乱的配煤场点100余家,规范整治大湾镇、汪家寨配煤场22家,改变了三岔河两岸煤泥堆积成山,黑水横流的状况。四是2014年开展了“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出动环境监察人员637人(次),检查企业218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9家,处罚金额22万元。
经过近5年对三岔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水质明显好转,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三岔河流域在钟山区大湾镇境内水变清、岸变绿的目标成为现实。
1.5
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
近年来,共争取中央重金属治理资金1246.7万元,实施项目共6个,分别为2012年实施的大湾镇安乐村重金属废渣治理项目、六盘水四维三友公司重金属治理项目、六盘水佳联铅锌有限公司的铅锌洗选废水治理项目,2013年正在实施的大湾镇山根脚村重金属废渣治理项目、钟山区重金属能力建设项目;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大湾镇红花岭片区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500.8万元,现已完成工程设计方案,存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幅减少了土法炼锌废渣中铅、锌、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地表水的污染,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环境质量。
1.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3年,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290万元,建成月照乡金钟、小屯、双洞3个社区130户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实施月照乡小屯社区腾龙洞广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大河镇大地社区等6个农村社区购置了6辆垃圾清运车、76辆手推车、100个分类垃圾箱和58个垃圾斗。2014年,投入600多万元,用于23个自然村寨的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投入105万元用于7个农村社区的垃圾收集清运系统建设项目;二是加快规模化养殖场的治理进度。以沿河两岸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配备建设环保沼气工程,保证沼液、沼渣无害化还田综合利用。六盘水群发科技公司、六盘水宏牧公司2家龙头养殖企业建设了沼气发电装置,沼液、沼渣还田使用,走上了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钟山区养殖行业树立了典范。
1.7
危险废物和辐射装置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是对列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例行督查名单的25家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危险废物转移台账,危险废物的处置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负责,实现了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转运、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二是医疗、洗煤、地质勘探行业的23家放射线装置和核辐射源单位开展了环境安全评估工作和人员培训工作,对贵州省地质勘探二队、贵州省113地质勘探大队移动放射源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了对放射线装置和医疗辐射设备的安全管理。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1
城镇污水处理率难以达到总量减排、小康考核指标
一是德坞片区居住居民较少,德坞污水处理厂部分支管网未完善,花渔洞片区、水景花城、六十四处、市人大片区污水均未进入德坞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德坞小河,加之部分管网堵塞,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小,进水浓度低;二是大湾镇污水处理厂、汪家寨污水处理厂支管网不完善,两个污水处理厂6月份完成细菌的培养,但由于进水量及进水浓度较低难以实现正常运行,2014年8月11日,由于受到洪灾的影响,大湾镇污水处理厂、汪家寨污水处理厂受灾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两个污水处理厂更难以投入运行;三是大河污水处理厂也受到2014年8月11日洪灾影响,经济损失约35万元;四是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因市政府计划重新选址建设,该项目现已停工,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项目;五是由于市中心城区的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雨污分流不完善以及城区各种建设对排污管网的破坏,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浓度较低。
2.2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难以完成总量减排考核指标
一是野马寨发电有限公司3×200MW发电机组正在实施热电联产项目,锅炉采用低氮燃烧,脱硝效率低,减排氮氧化物量小;二是首钢水钢集团公司6、7号烧结机脱硫系统未能稳定运行;三是水矿集团汪家寨矸石电厂2×60MW机组未建成脱硫设施;四是豪龙水泥有限公司脱硝设施未建成投运;五是钟山区长钢焦化、中联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虽已停产,但设备仍未全部拆除。
2.3
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存在不稳定因素
钟山区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受到养殖、种植、生活污水对饮用水源的影响,水质不稳定。
3
工作建议
3.1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一是钟山区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社区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把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等活动进行宣传,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三是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作为课程设置的一部分或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实验室,通过青少年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的提高,来带动家长,影响社会,从而提升城市品牌。
3.2
加大组织重视力度,提高各级认识水平
创造一个清洁、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对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不断增强国策观念,增强搞好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真正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殃及子孙的观念。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营造震慑违法、鼓励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坚持环保优先,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工作中优先考虑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按照产业导向目录,加强前置审批工作。
3.3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形成部门统一体系
严密组织,密切配合。钟山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把环保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本区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将创模、“四创”及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形成体系。把六盘水打造成为“国际标准休闲旅游度假城市”,让市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3.4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要解决环保部门机构和人员不足、重点乡镇无环保管理站的问题,以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加快推进钟山区环保局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进度,重点推进环境监测站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进度,按期完成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按期完成计量认证和达标验收工作。
3.5
加大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要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散户污水治理项目的投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创模、小康考核要求,进一步改善三岔河及支流水质;二是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大以乡镇、农村社区为重点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要加大以畜禽养殖为重点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督促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沼气池等节能环保设施,养殖粪污经处理后回用于农业生产。
3.6
加大企业治污力度,力争达到考核要求
一是要督促首钢水钢6、7号烧结机脱硫工程按照时间节点投入正常运行,开展 4、5号
烧结机脱硫工程的前期工作;二是要督促野马寨发电有限公司完成脱硝项目和水矿集团汪家寨矸石电厂脱硫除尘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实现早日开工建设。
3.7
加大水源保护力度,确保人畜用水安全
一是要加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标志设施,严厉查处危害饮用水安全的行为;二是要加强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点的保护工作,划定保护区,设置保护标志,对水质不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的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由水利部门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三是要加快实施2.64万人饮水安全项目,确保农村饮用水达标率达100%。
3.8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合理引入市场机制
按照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依法治国思想指导下,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加快建立工作机构,完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地方法规及便于操作实施的管理细则,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努力提升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根据近期国务院会议精神,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推动废弃物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在企业行为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整合资源,用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联手治理,实现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利用。
编辑:刘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