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2014年第4期 » 理论探索
十八届四中全会给六盘水市带来的机遇

阅读次数: 字体:【

尹 静 刘 宗

  〔内容摘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省即将出台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给了我市抓住推进法治机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
  〔关 键 词〕 十八届四中全会 机遇
  〔作者简介〕 水城县猴场乡中学 市政府研究室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省印发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考核机制。这给予了六盘水市紧抓依法治市,抓住地方立法契机,谋求先行先试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碳汇”等发展机遇。同时,今年9月,省政府批复了黔西南州作为水生态试点城市,在全省层面为地级城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提供了参考。
  1依法治市情况
  按照省出台的《关于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2015年底前将实现市县两级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三单合一”。2016年底前,全省各级行政审批事项将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的要求,六盘水市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市级36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清单。
  截止2014年5月,市人民政府对2008年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决定对被新规范性文件替代或适用期已过的10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对4件合法且需继续执行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确认为现行有效。随着省级保留的行政审批、行政服务项目(目录)已经向社会公布。同时,六盘水市拟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行政服务项目(目录)即将向社会公布,不断推动全市依法治市工作前进。
  2全会带来的政策机遇
  一是地方性法规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中将原本只有较大的市才有的地方立法权扩大到全国设区的282个市,给与这些设区的市在制定地方性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方面法规的权限。
  二是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倾斜的可能。六盘水市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为东部诸省和全国发展源源不断地供应原煤、精煤、焦炭等原材料,不断向东部输送电力支持当地发展。长期的资源开采给我市带来了越来越重的生态压力。省级层面构建的生态补偿机制契机,应当给予六盘水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生态补偿政策上的倾斜。
  三是地方特色与法治结合。全市共有44个少数民族,人口约83.83万,41个民族乡,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长期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多样文化的兼容并蓄中,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族约认同度很高,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如某少数民族离婚时奉行的“一穿二”(即男女双方离婚时,如是男方提出离婚则不能索要彩礼,如是女方提出离婚就要双倍返还男方彩礼的风俗)。要求在实践中花费更多的成本采取调解方式结案。省委下发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地方特色与法治结合提供了契机。
  四是城市管理的合法性确认。长时间以来城市管理的执法权饱受争议,城市管理涉及的众多行政部门通常采取授权、委托等方式解决上位法缺失带来的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于明年正式颁布实施,届时设区的市在城市建设、市容卫生上将出台地方标准,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的合法性争议。
  五是降低行政成本。《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传递出信访与法治的统一,强化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作用,最终实现信访事项的法治途径解决和行政资源的节约目标。
  3建议
  一是加强向上对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规定,“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六盘水市立法权权限由省级人大确定,应当加大向上汇报和对接力度,争取早日开展相关工作,给予在地方立法上更为宽松的标准。
  二是争取生态补偿试点城市。今年9月,省批复了“黔西南作为水生态试点城市”的请示,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涉及方面试点城市设立的先河。六盘水市应当突出六盘水作为资源型、成长性城市、西电东送重点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特点,在环保、生态、经济发展上争取差别化政策,希望在“碳汇”、“排污权有偿转让”、“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得到省级或国家层面支持,将六盘水市确定为生态补偿试点城市,将相关的补偿机制打包进入试点城市具体内容当中。
  三是推进简政放权。政府行为淡出具体经营行为是依法治国实现的表现之一,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中,如何以资源、生态、人口、政策、改革的“五大红利”撬动民间资本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多元化进入各个产业,最为直接的就是“简政放权”。结合省政府统一行政审批权限和项目的契机,以省和六盘水市公布的“权力清单”为基础,加快简政放权,扩权强县。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做好承接工作,将县区实施的项目“放实”,将市级实施的项目“做实”,做好“接、管、放”,第一时间发挥政策效应,打好明年第一季度“开门红”之战。
  四是加快地方立法。可以预见,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落实,地方立法的高潮即将到来,“一招鲜,吃遍天”,以正在开展的全市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地方立法的前期工作为突破,争取省级层面先行指导,率先在全省开展环境立法,将贵阳生态文明论坛六盘水分论坛成果不断扩大,打好“生态牌”、打出“生态牌”。
  五是简化行政审批。通过招考、调任、考取资格证等多种方式,加强行政审批机构、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除特殊行政审批事项之外,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本级政府政务服务大厅,阳光办理,监督透明,采取“超时默认”制度,推动行政效能提高。
  除此之外,结合机构改革,行政执法权梳理等工作,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整合执法主体和执法权限,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编辑:刘 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7号
邮      编:553001
电话:0858-822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