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国
〔内容摘要〕 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平与效率,作为公共行政构成部分的公务员招考,其面试管理工作中的公平与效率价值,只有有效平衡才能在秩序的轨道上进行。
〔关 键 词〕 公平 效率 秩序 面试管理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公务员管理科科长
一、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基本内涵
所谓结构,主要指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径路:以结构为核心,不同的角色在结构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即功能体现结构;结构的本质体现为一种规范,即秩序。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则是以结构化为核心,由法定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各角色按照规范相互合作与相互影响的和谐公正测评体系。
(一)主体结构化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主体是考官组、考生、监督员等其他考务人员。按照结构功能主义原理,各主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的和谐共存的关系,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甚至会危及到考试秩序。在具体工作中,很多考试事件的爆发都是某个主体行为不规范所致,任何一个主体的不规范行为都会使“蝴蝶效应”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以不同形式上演。
(二)测评要素结构化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试题主要测试考生与公务员职位的匹配性,主要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测评要素在面试过程中以面试试题的形式展现。
(三)程序结构化
结构化面试的一般程序为:考生进入候考室→核查考生身份→抽签决定面试的顺序→引导员带考生进入面试考场→面试正式开始→面试主考官提问→考生回答→计分员报时告知答题时间结束→面试官现场评分→记分员统计面试成绩→记分员和监督员核对成绩并确认→面试主考官现场告知考生面试成绩并签字确认→面试结束。
(四)评分结构化
评分结构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分要素结构化,即需要测评的要素、观察要点按照重要性依次列明;二是评分方式的结构化。每个题目下都有测评的答题参考点,根据每个参考点对答题情况进行评分。
(五)考务组织结构化。机构化面试考场布置、考务人员培训、考官培训、考场组织都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考务组织工作必须按照这些规范有序开展,确保面试工作顺利进行。
二、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管理的基本原则,核心是指公务员面试所欲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就是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的价值,以实现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秩序价值。
(一)公平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管理的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需求层次更高,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更加迫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我们党和国家还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吗?”公平与正义基本为同义语,从一定意义上讲,考生追求面试的公平性,也是对其自身权益的正当维护。新时代背景下,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管理的使命是:让每个考生在公务员面试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二)效率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管理的必然选择
结构化面试概念的提出在20世界80年代,当时全球化竞争开始加剧,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关注的中心。结构化面试以其效率优势战胜了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测评方式,成为众多测评方式的胜出者。十二一世纪的今天,尽管结构化面试有先天的缺陷,但基于效率的理性选择,大规模的公务员面试选择了结构化面试作为测评方式。
(三)秩序是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生命线
秩序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表示一种比较稳定的有条理的存在状态和结构模式。具体到公共行政领域,政府既要尊重和引导自发性的社会秩序,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建构合理的人为秩序,二者不可偏废。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秩序价值,在于保障考试安全。考试安全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生命线和底线,为此,中组部2015年颁发的《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面试工作坚持安全的原则。
三、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以公平为核心价值的考官管理规范化
面试考官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处于核心地位,考官的品行、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着面试结果的公平、公正与效率。
1、考官素质的规范化
胜任结构化面试考官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质:一是心怀公正,品行良好;二是专业素养良好,具有人才测评方面的知识,熟悉公务员制度和政策;三是敏锐的观察力;四是丰富的阅历,具备一定年限的机关工作经历;五是娴熟的沟通能力;六是熟练地面试技巧。
2、考官组构成的规范化
考官组是从考官库中随机抽调人员组成。实证表明,当面试考官知觉到自己与考生有某方面的相似性时,往往会给评价高分,而面试考官可能认为不同性别的考生与自己相似性更高,因此,考官组按照男女各一半的比例组成要更公平。
3、考官与考生交流过程的规范化
考生的交流信息是考官进行评价的基础,考生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其面试成绩。在结构化面试中,互动交流主要发生在主考官与考生之间。主考官在充分保障考生交流机会的基础上,应从公平性出发,遵循结构化面试题本中的导语与考生进行交流,避免引发考生对公平性的合理怀疑。要确保与每一个考生交流的对等性与亲和性,做到交流用语规范、交流表情和蔼、交流内容与程度均等,不宜用暗示性的语言与表情。
4、考官评价的规范化
考官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与知识结构等差异,导致其评价标标准存在事实的差异。即使针对同一回答,不同考官得出的评价结论是不同的,对不同回答的评价与判断结论差异更明显。同时,结构面试测评要素格式化的先天缺陷与市场上公务员面试培训的机械化相互作用,造就了一个个答题内容与方式雷同的考生。这导致面试评价的区分度、信度(考生稳定的、一惯的真实特征)与效度(测评准确性)越来越低,于是,有的省已经把面试成绩降低到仅仅占总成绩比例的百分之二十。考官在这样的背景下肩负着公正评价考生的使命,这不仅仅要求考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增强判断力与洞察力,也需要对考官的评价进行必要的规范。一是考官要统一自己的评分尺度,实现独立评判。考官根据该考场前三名考生的答题情况和测评要素,结合自己的判断标准形成基本判断后,无论评分比其他考官高或低,都应该根据相同尺度一直判断到最后一名考生。中途改变评分标准就会影响公平,坚持自己的评分标准就是保证了公平。二是考官要注意捕捉价值信息。所谓价值信息,是指能体现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测评要素的信息。考官在听察过程中,要注意捕捉这些价值信息。三是考官要把握部分与整体的结构性互动关系,实现分项与综合评判相融合。考官应先观察考生对每道题的回答情况,按该道试题对应的测评要素作出分项评判,形成一个初步判断,在《评分平衡表》上分别记载各题得分,最后根据应试者在整个面试中的整体表现,对有关测评要素的评判结果作适当调整,给出最终评分。四是确保评价客观公正。如,考官不能因考生与自己在某方面具有相似性、不能因第一印象或最后印象、不能因考生所属群体或地域、不能因部分答题情况等作出主观的、带倾向性的、以偏概全的评价。要全面系统综合的评价打分。同时,避免对一组应试者的评分过于集中,否则会导致结构化面试的区分度、信度与效度降低。主考官要注意把握进度,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休息,使考官始终如一的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避免因疲劳产生评判误差。
5、考官中立性的规范化
考官作为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的“法官”,在面试中是公平和正义的维护者,如果与考生有利害关系,必然会影响其作出公正判断。基于这一原理,各地对考官均有回避性要求。为确保考官的中立性,考官中立性规范应增加:考官对外不得表明其考官身份,不得举办或参与公务员面试培训。举办或者参与公务员面试培训的考官,应取消其考官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二)以效率和秩序为核心价值的考务管理规范化
所谓考务管理,是指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命题管理、考场设置、面试实施、安全与保密等管理工作。考务管理属于事物性工作,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制定了具体的技术性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为避免考务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造成考试事故危,考务管理工作仍需以效率和秩序为核心价值进行规范。一是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考务人员管理规范化。结构化面试工作人员之间是基本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关系,考前应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岗位职责,确保行为规范。各岗位工作人员在与考生接触过程中一律不得有与岗位职责无关的交流。二是考场管理的规范化面试考场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安静、便利的地方,并符合安全管理要求。在布置面试考场时,考生和考官的位置应保持合理的距离,中间是主考官,两侧分别是其他考官。主考官席对面是考生。在考官席两侧合理位置安排记分员和监督员席。三是抽签管理的规范化考生抽签采用“二次抽签”法,首先抽签确定职位面试先后顺序,再进行职位内抽签确定考生面试顺序。将同一职位考生安排在同一面试组并安排其依次序先后面试,这有助于考官对考生的素质有一个直接的比较过程,提高考官评分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