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2018年第4期 » 工作研究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阅读次数: 字体:【

市卫计委


  一、六盘水市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推进情况

  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数量提高到全国县城(乡镇)总数的5%;按照省爱卫会对六盘水的创卫工作要求,到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数量比例要达到28%。六盘水市自2014年全面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市卫生计生委在牵头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牵头工作的同时,深入推进卫生村镇创建工作,截止2017年底,六盘水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20个(全市按要求可列入创建的乡镇共有71个),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28%,省级卫生乡镇29个,省级卫生乡镇创建率40%;2018年申报争创国家卫生乡镇29个、省级卫生乡镇22个,努力实现省级以上卫生乡镇全覆盖。

  从7月至8月指导初评情况看(国家卫生乡镇考核满分1000分,750分以上合格),今年申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29个乡镇中:接近国家卫生乡镇标准要求的乡镇有8个(初评分在650-700分之间):六枝特区关寨镇、新窑镇;盘州市两河街道办、刘官街道办、胜境街道办;水城县阿戛镇、蟠龙镇、野钟乡。与国家卫生乡镇标准有较大差距的乡镇有11个(初评分在550-650分之间):六枝特区大用镇、新华镇;盘州市普古乡、英武镇;水城县比德镇、杨梅乡、花戛乡、鸡场镇、坪寨乡、都格镇;钟山区青林乡。与国家卫生乡镇标准有很大差距的乡镇有10个(初评分在450-550分之间):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盘州市保基乡、保田镇、响水镇;水城县陡箐镇、龙场乡、老鹰山街道办、尖山街道办;钟山区金盆乡、南开乡。从面上情况看:各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总体上看:六枝特区5个创建乡镇卫生保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均有明显提升,但在“五小”行业、农贸市场管理等方面仍然薄弱,月亮河乡总体工作进展缓慢;盘州市8个创建乡镇工作参差不齐,推动不均衡,如:响水镇、保田镇、保基乡等乡镇环境卫生管理粗放,面上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水城县13个创建乡镇中,部分乡镇重视力度不够,环境卫生治理不到位,乡镇中心区域存在生活垃圾堆放点,病媒孳生严重,创卫工作形势严峻,如:龙场乡、杨梅乡、陡箐镇、老鹰山街道办等;钟山区3个创建乡镇重视力度不够,面上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工作推进滞后,如:金盆乡整体环境卫生差,南开乡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多。

  从巩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方面看,2018年全省爱国卫生工作会议通报巩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暗访情况,六盘水市被抽查的盘州市竹海镇785分,水城县发耳镇765分通过暗访,六枝特区木岗镇734分未通过暗访。

  总体看来,六盘水市2018年卫生乡镇创建及巩固工作整体形势严峻。

  二、六盘水市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存在的短板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从调研情况看,29个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两项核心指标达标情况如下:

  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乡镇有9个:六枝特区大用镇、关寨镇、新华镇、月亮河乡、新窑镇;盘州市两河街道办、刘官街道办、胜境街道办、英武镇。生活垃圾未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乡镇有20个:盘州市保基乡、保田镇、普古乡、响水镇;水城县阿戛镇、比德镇、陡箐镇、花戛乡、鸡场镇、老鹰山街道办、蟠龙镇、坪寨乡、野钟乡、尖山街道办、都格镇、杨梅乡、龙场乡;钟山区青林乡、金盆乡、南开乡。

  生活污水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乡镇有6个:六枝特区关寨镇、新窑镇;盘州市普古乡、胜境街道办、响水镇、英武镇。生活污水未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乡镇有23个:六枝特区大用镇、新华镇、月亮河乡;盘州市两河街道办、保基乡、保田镇、刘官街道办;水城县尖山街道办、杨梅乡、老鹰山街道办、坪寨乡、野钟乡、阿戛镇、比德镇、都格镇、陡箐镇、花戛乡、鸡场镇、龙场乡、蟠龙镇;钟山区青林乡、金盆乡、南开乡。

  多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环卫设施不足,特别是背街小巷环卫设施缺乏,垃圾转运设施不完善。总的来说,目前六盘水市的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属于低水平的创建,是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基础上开展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加了创建工作难度。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认识不深。一些乡镇和单位对创卫工作的艰巨性认识不够,对成绩估计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甚至轻信创卫目标信手可得,没有把创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存在消极应付、得过且过的情况。二是信心不足。一些干部和职工思想不解放,认为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标准高、要求严,片面认为自己乡镇创卫基础差、差距大,存在畏难、厌战等不良情绪,决心不大、信心不足、干劲不够。三是落实不力。一些县区重检查轻整改,对存在的问题拿不出有效解决办法,悬而不办、久拖不决,最后不了了之,或者仍然依靠突击式、运动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时看似有效,过后反弹严重。一些乡镇仅仅把工作落在文件和会议上,对国家卫生乡镇的指标体系没有进行认真研究,简单的把创卫等同于打扫卫生,没有必要的投入,没有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没有过硬的督导考核机制,没有浓厚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全民动员的创建和巩固格局。

  (三)精细化管理水平低。主要体现在:一是“五小行业”管理不到位,存在证照过期、无健康证、无量化分级管理,无防蝇、防尘、防鼠设施等问题;二是保洁频次和力度不够,路面有陈旧性垃圾,背街小巷出现新的卫生死角;三是建筑工地管理不规范,没有规范设置围挡,工地出入口路面没有硬化,没有车辆冲洗设备,工程车辆带泥上路,造成建成区扬尘严重;四是部分乡镇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存在划行规市不合理、卫生管理制度不上墙、熟食销售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占道经营,形成新的马路市场。无农贸市场的乡镇未规范设置便民疏导点;五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滞后。多数乡镇近期才启动,未有效开展病媒孳生地治理,重点场所也未见鼠饵站等防鼠设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不明显。

  (四)县级指导不力。县级爱卫办能力较弱,有的县区爱卫办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不能有效推动,有的县区爱卫办对创卫工作指标内涵、标准控制等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工作步骤不清晰,找不到创建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对乡镇的创建工作不能有效指导。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强力推进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2018年全市申报国家卫生乡镇29个、省级卫生乡镇22个、省级卫生村220个,这些工作任务,既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也是六盘水市脱贫攻坚的重点。只有加大力度、强势推动,才能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一是要高度重视。创卫是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一各方思想认识、调动各方资源、协调各方步调,协力共建,才能成功。从过去的工作来看,六盘水市创卫成功的地方,都是坚持把创卫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上阵,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创卫成功。二是要有序创建。但凡创建成功的地方,首先都确立了科学的创建思路,制定了科学的创建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创建过程中,既要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健康、生态等民生问题,又要实现好城镇发展的目标。三是要真抓实干。创卫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如果心存侥幸,仅仅把工作做在表面上,肯定不会成功。创卫成功的地方无不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推动创卫工作时,需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定时核查工作完成情况,对于工作完成不好的,及时进行通报或者追究责任。四是要保障投入。创卫不是一句空口号,必须下大决心、加大投入、花大气力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必需有足够的投入做保障,否则就是画饼充饥、纸上谈兵。

  (二)持续巩固卫生乡镇建设成果。创卫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取得国家卫生乡镇的称号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持续巩固更需功力。必须杜绝创建以前拼命干、创建以后松一半的应付心态,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不断建立完善切实有效的创卫工作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形成创卫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创卫工作日常管理、精细管理,做到“创”“管”同步提高,巩固创卫成果,避免出现创建时旧貌换新颜、创建后新颜回旧貌的情况,必须强化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保证创建巩固工作持之以恒,组织领导统一高效。二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力度,把解决群众举报的问题作为长效管理的重点,及时调查、处理、答复,提高群众满意度。三要健全考核奖惩机制。要将创建长效管理工作纳入每年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确保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才能不断巩固创卫成果。

  (三)积极探索健康乡镇建设。健康乡镇是指乡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以促进人的健康为目标,使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充分满足居民健康需求,让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实现乡镇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2017年盘州市红果城区作为六盘水市健康县城建设试点,六枝特区郎岱镇作为健康乡镇建设试点,可鼓励条件较成熟的乡镇大胆先行先试,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影响本地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因素,结合当地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研究编制当地健康村镇发展规划,确定阶段性目标和重大项目、具体措施,推动卫生乡镇向健康乡镇升级转型。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爱卫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健康乡镇管理工作的组织建设体系,完善信息沟通和日常工作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健康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的原则。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结合各领域、各行业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的具体内容。三是加快推进健康工程。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餐厅等健康工程建设,夯实健康乡镇建设基础。四是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形成群众健康生活方式;以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为目标,推动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疾病人群的分类指导,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四)强化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建设。爱卫办从工作性质来讲,是爱卫会的协调办事机构,代表政府行使爱国卫生管理职能。从当前的工作任务来讲,除了要组织卫生城镇创建外,还要承担卫生城镇的长效管理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如果不能给予各级爱卫办相应的组织定位和工作职权,卫生城镇的创建和巩固效果肯定不能持久。现在市爱卫办有编制人员3人(1名副县级专职副主任,2名工作人员),2018年市财政预算工作经费4万元,实际开支40余万元,人员、经费远远不能保障创卫工作的开展。加强和完善爱卫办的组织机构建设,在人员、编制、经费、办公设施上给予保障,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西路47号
邮      编:553001
电话:0858-8221759